全球观速讯丨2023年1-2月商业消费品牌发展报告

来源/观点指数

撰文/陈炳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报告聚焦国内消费品牌热门方向进行研究,并主要专注于新茶饮、运动品牌、综合零售、美妆、文创书店、电影院线、白酒、新能源汽车及奢侈品箱包九大业态。

本报告期主要集中探讨新茶饮、综合零售、电影院线领域。

报告期内,不同层次定位的新茶饮品牌都尝试向上升级扩张:布局城市单一的品牌正逐渐拓展到其他城市,而布局在相对发达城市的品牌则逐渐下沉市场。同时可以看到,一些全国化品牌开始规划出海。

综合零售方面,电商巨头入局线下综合零售后,愈发游刃有余。而传统综合零售品牌部分在尝试转型适应,部分则面临淘汰危机。

电影院线方面,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双向发力,造就了报告期内电影院线市场的强势复苏。

新茶饮:扩有余、补不足

报告期内新茶饮品牌在经营上持续扩张,不同定位的品牌,扩张形式也有所不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布局城市单一的品牌正逐渐拓展到其他城市,布局在相对发达城市的品牌则进一步下沉市场。

首先是以长沙为主场进行经营的茶颜悦色,正逐渐走出长沙,计划于江苏继续开拓门店,入驻城市确定为无锡,首批4家门店预计4月开业。

固守长沙的茶颜悦色直到2020年才走出长沙,拓展常德、武汉两城。2022年茶颜悦色加速在长沙以外的城市拓展,不仅在岳阳、衡阳、湘潭几座省内城市连开十几家新店,同年六月进入重庆市场,新开四家门店。

同年8月,南京两家茶颜悦色同时开业,这也是首次进入江苏和华东市场。作为茶颜悦色进军华东的首座城市,南京目前已布局了5家茶颜悦色。

目前茶颜悦色的布局重点依旧在湖南,门店占比达82%,布局特征依旧呈现单一城市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主要门店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喜茶,自去年12月实行开放加盟战略以后,进一步采用更加“接地气”的经营策略,选择将新店更多地拓展至下沉市场。

1-2月喜茶新增25家门店,其中有2家位于一线城市,其他均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绝对分布上看,有40%的新增门店位于三线城市,28%的新增位于二线城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从相对分布上看,本阶段新增门店城市梯度分布占比与总门店城市梯度分布占比大致相反,正着重弥补在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相较于2022年12月,本阶段新增布局后,喜茶在三线、四线城市的门店分布占比有所上升,在相对较发达的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暂无明显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此外,古茗茶饮宣布2023年要新增3000+门店,总门店数量将突破10000家。古茗将重点拓展至山东、广西、贵州、安徽四个省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目前,古茗门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门店数量前五的省份为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及湖南,合计门店数量占比70%。

古茗在全国18个省份设有门店,换而言之,其他13个省份的门店数占比只有30%。此次战略意义在于扩散集中度,争取重点扩张以及全国各地门店数量均匀分布。

报告期内,瑞幸正计划出海之旅。由发布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到,正在招聘新加坡门店经理。这预示着,瑞幸将在新加坡市场有所动作。

门店分布更广泛更深入的蜜雪冰城,期内在尝试进一步下沉,将业务拓展至乡镇地区。此前已宣布开放乡镇门店加盟,进一步抢占更下沉的乡镇市场。不过,乡镇市场容量、份额、质量都十分有限。

在此基础上,蜜雪冰城尝试拓店至海外--2月12日,蜜雪冰城悉尼首店开始试营业。在更早之前,蜜雪冰城就开始了出海尝试。

2018年,蜜雪冰城在越南河内开出首店,正式开始海外扩张之路。随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也均出现了蜜雪冰城的门店。去年11月蜜雪冰城突破东南亚海外市场,正式进驻韩国首尔;同年12月6日,宣布将进军日本市场。

招股书显示,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在印尼、越南已分别开设了317家、249家门店;截至2022年6月,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已突破1000家。此外,悉尼门店试营业首日营业额突破24000元人民币,前景向好。

除了不断下沉外,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必然选择。在大中华区,茶饮品牌竞争加剧,已成为红海市场,需要找到未来的增长空间。

早已达成全球性布局的星巴克,则在尝试其他赛道的可能性。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新增酒类经营、酒吧服务(不含演艺娱乐活动)等。在日咖夜酒逐渐成为流行、咖啡市场越来越拥挤的情况下,星巴克将业务拓展至酒吧业务经营,通过尝试其他类型饮品及服务消费场景,巩固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寻找新业务和盈利增长点的可能。

综合零售:电商巨头进场“搅局”,传统品牌面临优胜劣汰

本报告期综合零售主要呈现三种模式:代表新零售的互联网零售加速融入实体商业、部分传统综合零售转型升级,以及部分传统综合零售面临优胜劣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代表新零售的京东新百货与盒马日渐精进,京东新百货北京王府井店正式开启运营,抖音也上线了超市业务,在零售业态升级之际,电商巨头纷纷下场,凭借自身用户拓展的优势及更高效的运营模式,意图在零售业态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

盒马在生鲜零售领域延续阿里在互联网零售的打法,演化出了生鲜奥莱的模式。盒马奥莱模式是盒马鲜生、盒马mini等渠道转运过来的尾货生鲜商品,及一部分专为奥莱门店开发的高性价比基础商品在保质期内折价销售。

在实现生鲜界的奥特莱斯之余,与盒马其他事业线如盒马鲜生、盒马邻里及X会员店形成闭环,提高销售效率,有效消耗存货降低成本,进一步优化坪效和经营效率。和传统的综合零售相比,它们更快地做到生态内循环以及用户渠道打通,互联网打法的先进性在零售业态里得到进一步体现。

同时,传统商超也日渐弥新。高鑫一方面推进仓储会员店产品线落地,另一方面也在拓展自身品牌旗下补充性定位中端的产品线大润发super。同时推动品牌的补充性产品线的还有华润万家,高端品牌“萬家CiTY”落地深圳。无论是大润发super还是萬家CiTY,都是更聚焦核心类目和商品升级以及消费场景体验。

永辉超市自研数字化系统“YHDOS”已完成全国门店的覆盖,但作用到全部超市终端及发挥效用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对经营的赋能及效率的优化率仍然未知。传统零售逐渐把自身改造成新零售模式,转型进程有目共睹,转型效果仍然值得期待。

传统综合零售转型之际,各有各的尝试措施落地及实现,效果留待市场验证。然而代表传统卖场型的综合零售品牌家乐福中国则面临巨大经营危机,各个环节都反映着其存在较大的经营问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尽管目前家乐福中国已经获得地方政府方的投资支持,但是对于家乐福项目的整体投资逻辑并不清晰,投资金额也并未披露,更倾向于是稳住消费者和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手段,观点指数预期此次投资行为难以治本。

综合零售转型时代,面对电商冲击、新型模式的降维打击以及电商巨头新进场,传统综合零售无可避免地承受较大压力。在存量市场如果无法变通适应,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电影院线:供需全面复苏

自疫情优化防控二十条、“新十条”,再到乙类乙管等标志着疫情防控大方向转向的政策颁布以来,全国电影市场终于在春节档迎来了全面复苏。

春节档《流浪地球2》、《满江红》等6部题材类型各异的影片集中上映,影片供给充沛,连续5天单日票房过10亿元,档期内实现票房、人次双双同比上涨,20个省市春节票房破亿元,展现了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势复苏势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2023年春节档所在的1月票房略低于2022年春节档所在的2月,原因是本年度春节档分布在1月下旬,一定程度上将当月票房分流至2月份。

但从人均票房支出看,2023年数据高于2022年,从另一角度反映了观影需求的复苏和旺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2023年1月,全国院线票房累计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万达院线、中影数字、大地院线、上海联和以及中影南方。

万达院线在票房、场次以及观影人次数据上均是所有院线品牌中最高的,中影南方院线在高排片的情况下取得的观影人次及票房转化较低,运营效率相对弱一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观点指数整理

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27日)市场共产出票房67.58亿元,同比增长11.89%,为春节档期历史第二好成绩。吸引1.29亿观众走进影院观影,同比上涨13.16%。

以万达院线为例,2023年春节档所在的1月份,比起2022年春节档所在的2月份,在放映场次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票房总额和观影人次都远高于2022年数据。

结合全国票房环比数据,反映了两个特征:在需求端,消费者的观影需求强势复苏;在供给端,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供给质量高,院线场次供应充分。充足的供给结合旺盛反弹的需求,造就了本报告期内电影院线市场的强势复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