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预增30倍,海底捞又支棱起来了?

来源/亿欧网

作者/江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30日晚间,“火锅一哥”海底捞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正面盈利预告。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188亿元,相比2022年上半年的152亿元,增幅达到23.7%;预计净利润不低于22亿元,相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7200万元,同比增长近30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海底捞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收入约347.4亿元,净利润13.7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上半年,这个火锅巨头持续着盈利节奏,半年的净利润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公告称,利润增加主要由于翻台率提升、内部管理及营运改善、餐厅经营效率提升。公告发布后,海底捞在7月31日开盘涨超11%,随后股价一度涨超13%。

图源:海底捞公告

走过至暗时刻

2018年登陆港交所的海底捞,一度是火锅界的yyds。彼时的海底捞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营收由2018年的169.69亿元增长56.5%至2019年的265.56亿元,净利润由2018年的16.46亿元增长42.4%至2019年的23.45亿元。

然而自2020年起,海底捞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21年,海底捞年营收达到顶峰,为411.12亿元,但当年海底捞也陷入巨额亏损,亏损额达到41.63亿元。

海底捞在公告中解释,2021年的亏损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其一,关停300多家餐厅,以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导致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33亿-39亿元;其二,全球持续变化和反复的疫情,2020年、2021年门店网络快速扩张以及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给餐厅经营状况带来冲击。

海底捞的亏损直到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扭转。

这一方面归功于2021年底海底捞推行的“啄木鸟计划”——海底捞曾发布公告称,于2021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收缩业务扩张,以此来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之后,海底捞不断优化门店运营管理层级,明确各级别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由于餐厅数量减少,2022年的员工成本也相较2021年减少了26.6%。

另一方面得益于海底捞在2022年下半年启动的“硬骨头计划”——年报披露,2022年海底捞重开了过往关停的部分餐厅,全年新开24家海底捞餐厅,同时有48家曾关停的餐厅恢复营业。

在产品方面,海底捞2022年上架满3个月的区域性新品共127款。为应对疫情反复的冲击,海底捞还探索新的经营策略,重塑外卖体系。2022年全年,海底捞的外卖收入为12.8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的6.29亿元增加103.3%。

“断臂自救”、优化经营效率等操作,让海底捞重回“盈利”行列。年报显示,2022年海底捞年营收约347.4亿元,净利润13.7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半年净赚22亿

走过了至暗时刻的海底捞,今年搭上了餐饮复苏的顺风车。

根据海底捞近五年的中报数据,2018-2022年,海底捞的上半年净利润(包含特海国际业务)为6.46亿元、9.11亿元、-9.65亿元、9453万元、-2.67亿元。对比来看,2023上半年的22亿是海底捞自上市以来取得最好的中报净利润。

中信证券相关研报曾指出,海底捞在2022年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毛利率和人工成本的大幅优化,并且效率提升将带来公司在疫后稳态盈利能力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说,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的22亿元盈利是建立在前两年的努力之上的。

毋庸置疑的是,2023年全国出游聚会社交需求激增,进一步促成了海底捞的强力反弹。

海底捞数据显示,2023年情人节当天,其全国门店接待人次同比去年情人节增长超25%;而在今年五一假期的前三天,海底捞门店接待顾客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约65%;端午节假期,受出游、演唱会、夜间消费的带动,杭州、厦门、长沙等地的部分海底捞门店日翻台次数超过了9次。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还打起了演唱会的主意。

今年以来,演唱会市场迅速恢复,带火了餐厅的夜间经营,场馆附近的门店客流量激增。公开报道显示,海底捞北京新辰里店店长透露,在5月底的“五月天”演唱会期间,夜间接待人数比平时增长了三倍以上。

向来擅长“整活”的海底捞,借势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沈阳等地推出海底捞“演唱会之夜”活动,演唱会举办地附近的门店给就餐歌迷准备音响、话筒、荧光棒。这一个性化服务让海底捞增加了新的消费场景,带来了业绩增长。

图源:小红书

不久前,中金公司发表对海底捞的观察报告称,海底捞6月整体翻台率或已超1-2月旺季,主要得益于新品上市并获得较好反馈(4月底上新猪肚鸡锅、藤椒味千丝牛肉等9款新品)、以及“啄木鸟计划”以来持续的管理精进和体验优化。

中金认为,海底捞下半年翻台率有望进一步恢复,考虑下半年火锅的消费旺季更密集、以及公司7月推出夜场活动和夜宵新品等有望提振Q3翻台率表现。

餐企一片大好

海底捞上半年盈利超预期,是餐饮业强势反弹的一个缩影。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成为前六个月反弹最大的消费品类。

除海底捞之外,近期餐饮企业的财报中不乏“增长”喜讯。

7月25日晚,九毛九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8.80亿元,同比增长51.7%;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增幅不低于281.3%。

九毛九集团是一家以中式餐饮连锁经营为核心的餐饮集团,旗下拥有多个不同细分领域的中式餐饮品牌,包括“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怂重庆火锅厂”、“那未大叔是大厨”和“赖美丽藤椒烤鱼”。

九毛九指出,业绩增长的原因系餐厅总数从2022年6月30日的475间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621间,再加之营业恢复,营业天数较上一年同期有所增加。

上市后陷入亏损泥淖的“小酒馆第一股”的海伦司也实现了盈利。

根据公告,2023年上半年,海伦司净利润将在1.55亿-1.6亿元左右,经调整净利润将在1.7亿-1.8亿元之间;而2022年同期,海伦司净亏损为约3.0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9990万元。

对于扭亏的原因,海伦司方面称,由于疫后客流量回升、运营效率优化,整体毛利率得以提升(从去年同期的66%升至72.3%)。国信证券研报分析则指出,海伦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其对客流不佳门店的经营调整,以及转型加盟模式的助力。这与海底捞的“啄木鸟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字号全聚德也公布了盈利的好消息。

在7月23日159岁生日之际,全聚德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0万-2850万元,其中二季度环比增长83.41%-110.66%。

全聚德方面表示,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2023年上半年客流恢复,餐饮市场消费力得到明显释放,叠加春节和五一劳动节消费旺季因素,餐饮市场迎来强势复苏。

西式快餐巨头百胜中国也喜提“增长”。

根据8月1日发布的业绩公告,第二季度百胜中国总收入为26.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3亿美元增加25%(或增加32%,不计及外币换算的影响);系统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32%,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增加32%和30%。

结语

海底捞的逆袭故事,是餐饮业从阴霾走向光明的真实写照。

2023年上半年,不少餐饮企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伴随经营环境的显著改善,“海底捞们”抓住复苏机遇,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创造了强劲的盈利空间。

随着近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出台,线下经济将迈出更稳健的步伐。

其中第五条明确提出,要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另外,丰富文旅消费的相关措施,也将间接促进餐饮业的发展。

这些对辛苦耕耘的餐饮人而言,无疑是又一福音。

参考资料:

1、《海底捞在演唱会门口“捞人”,为了业绩回血它真的很努力》,界面新闻

2、《餐饮复苏,九毛九、海伦司中报纷纷预喜,海底捞净利润或创上市后新高》,银柿财经

3、《海底捞预计上半年利润同比增超30倍 股价一度涨超13%》,财联社

4、《海底捞多地门店深夜临时变身“演唱会第二分会场”》,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